國際學生組在泰國的美索特建立了一個孤兒院

二十名來自臺灣、印尼和新加坡的學生利用他們的假期來服務孤兒

 一個超過20名來自臺灣、印尼和新加坡的學生團在泰國的美索特花了兩個星期來改善和發展聖嬰孤兒院的設備。這所位於美索特近郊,靠近泰國和緬甸邊境的孤兒院是由泰國的國立天主教委員會管理。目前,這所孤兒院照顧大約30個因政治動蕩而失去家園的緬甸兒童。

在工作營之前,這些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臺灣國立政治大學及臺灣附屬主業會的河山學舍的參與者(大學生)已通過個人捐贈者和從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的早前的工作營參與者那裏獲得足夠資金以應付旅程和建築所須的相關經費。

庫恩匹克先生(Kuhn Piko),一個提供他在建築方面的專業技術的緬甸志願者,這樣評論這些孩子們:「他們沒有母親、沒有父親、沒有家庭、沒有希望」。但這卻成爲鼓勵參與者們的來源:一個幫助那些一無所有的人的機會,給他們一個家。

工作營的參與者在日曬雨淋及酷熱之下從事建築的工作。這座三房建築物,牆是用磚和竹建成的,屋頂則用錫鐵,可提供一間廚房,一間飯廳或閱讀室和一個小女孩宿舍。「真是意味深長」,這是摘自一個新加坡國立大學名叫尼克的學生的意見。

在施工過程中,志願者每個傍晚都可以與小孩子們一起玩遊戲和運動。臺灣的學生們和赫波特教授(Prof. Herbert)率領一個棒球「訓練營」,而其他的學生們則模擬一個世界杯足球比賽。在稻場旁還建立了一個排球場呢。

參與者也可藉這個機會去參觀由主業會倡議的新加坡雷溫納少年培育計劃(Ravenahl Study Program)在過去幾年來贊助的幾個計劃:發展聖文森特孤兒院的設施、改進兩所與窮困地區為鄰的學校的衛生設備、及為克倫幫移民的新生力量(New Blood school)建造一所教室建築物。

「看見這些緬甸志願者在新建築物內教導這些移民孩子是很有意思的,」塞格拉博士這樣說道。他是今次及上一次工作營的領導者。塞格拉博士及今次的參與者在參觀了新生力量(New Blood school)後,把上一次工作營的學生們提供的英文教材捐獻給這所學校的校長時說的。

來自臺北的漢思,被「孩子們簡單的生活,擁有如此少卻感覺無比歡樂」感動了。毋庸置疑,貧困和物質的匱乏意味著與今日富裕的社會相比,努力給他們提供一個家及新的友誼將使這些在美索特的日子變成難忘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