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瑟拉•格拉塞思的生平(三)

2月16日之後,她的腿腫脹得嚴重直到臀部,皮膚都裂開來了。蒙莎過世前一晚,她有話想說,儘管她竭力嘗試,卻無法讓人明白她想表達的。

蒙瑟拉•格拉塞思的生平(三)

平凡生活裡活出基督徒的不平凡

作者Mercedes Eguibar

最後的日子

病情逐漸惡化,夜不成眠,療程也使蒙莎痛苦萬分,讓她幾乎無法忍受。2月16日之後,她的腿腫脹得嚴重直到臀部,皮膚都裂開來了。治療腿的過程苦不堪言,不過蒙莎沒有抱怨,反而哼起歌來。蒙莎經常溫柔地向醫護人員說些親切的話,儘管他們無可避免地讓她感到疼痛。

她堅毅地接受痛楚,並把這些痛苦獻給教宗和主業團創辦人。她為其他病患感到難過,並關心他們,她是所有來探望她的人的典範。跟蒙莎相處,氣氛總是恬靜祥和,她的朝氣和喜樂總讓人感動。她總懂得怎樣以愉快的態度來掩蓋極大的痛苦,把話題轉到他人感興趣的事上。她的謙遜讓人印象深刻,她很簡樸,對自己所做的事和病痛都輕描淡寫。她說:「在主業團裡,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人,若遇上這些事,反應也會和我一樣。」她無法進食,吃東西成了一種折磨。因為她無法吞嚥,她會吮著小冰塊當作茶點。

她常常說自己是個膽小鬼,因為她害怕受苦。朋友問她:「但妳現在經歷的是什麼?如果這不是受苦,什麼才算是受苦?」「這才不算什麼!」這是蒙莎離世前幾天說的。

有一次,她跟父親說:「爸爸,你快樂嗎?」她也問其他家人,問完之後說:「我們是巴塞隆納最幸福的一家人。我要死時,希望大家不要難過,一定要喜樂。」

從開始,蒙莎就一直很安詳地面對死亡。但是我們也記得,她依舊是個充滿活力的女孩,才剛過了十七歲的生日。有時她也會因為要撇下一切而顯得悲傷,但她馬上又會想到自己的奉獻是多麼有意義。她也害怕死亡,有天她對朋友說:「我害怕死亡,因為我怕寂寞。」朋友試著鼓勵她,跟她提起耶穌在革責馬尼山園的那一幕。蒙莎於是說:「跟耶穌在一起多麼快樂,在園子裡跟我一樣害怕的那位。」蒙莎以這份喜樂之心迎接死亡,把希望置於天國。「只為愛天主,以慷慨無私的心去做所有的事,就如沒有獎賞,亦沒有懲罰般。可是,在你的內心要滿懷得享天國的光榮冀望。」(12)

當她難以說話的時候,最常說的是:「跟我講論天國的事吧。」她從不懷疑天主會把她帶到天國去,她會非常自然地說這事。她也樂意接受能讓她得享天國的建議。她安慰人時常說:「我跟你保證,當我在天堂裡,一定會盡力幫你,絕不會拋下你。」蒙莎的朋友說:「不知道為什麼,每次探望蒙莎出來,我們都覺得精神振奮。」

克服自己是很艱巨的挑戰,當蒙莎說:「我真的很軟弱,我不懂為何你們說我很堅強。」當她聽到還有其他想探病的人,她就知道不能只順著自己的意思,她會說:「好,請他們進來吧。」

蒙莎的日子很快就到了,三月初的一天,蒙莎的脈搏虛弱到幾乎難以察覺,他們趕緊請醫生過來。大家都注意到醫生把脈時神情十分憂心。蒙莎卻打破這份讓人苦惱的寂靜,抓起床上的醫護包,說:「媽媽,你看過這麼奇怪的包包嗎?」這讓大家都微笑起來。

之後蒙莎的情況更不理想,他們想是時候為她行傅油聖事了,蒙莎也覺得要越快越好。一位主業團的神父為她施行這聖事,蒙莎極之專注、虔敬,一點也不顯得悲傷,母親跪在床前,蒙莎還多次向母親微笑。

聖若瑟瞻禮日的前夕,蒙莎離世的日子似乎到了,她非常愉快,她問身邊的人:「我看起來怎麼樣?」有人回答:「還不錯。」蒙莎倒希望他們直說:「不太好。」有人問蒙莎覺得怎樣,她無精打采地答說:「我嗎?還好;你看。」十一點鐘響了,蒙莎問:「幾點了?我還在這嗎?」十二點時,大家問她是否想祈禱,他們一起唸了三鐘經。那時,她比較清醒,她問大家:「你們知道我在想什麼嗎?我不用再擔心了,天主願意的時候就會來接我。」

聖若瑟瞻禮日過去了,蒙莎的情況有點轉好。醫生來看她,走後蒙莎問:「醫生說什麼呢?怎麼了?我還沒走嗎?」「他說你隨時可能離開。」蒙莎緊抱著向她說醫生的話的那人,愉快地呼喊說:「你能想像嗎?快進天堂了,快進天堂了。你會讓我走吧。」

蒙莎越來越虛弱,晚上的情況最糟,蒙莎不斷冒汗,讓她筋疲力竭,她感到非常口渴、呼吸困難。

痛苦的盡頭

蒙莎過世前一晚,她有話想說,儘管她竭力嘗試,卻無法讓人明白她想表達的。到了聖周四(1959年3月26日)的早上,主業團女子中心的主任來到蒙莎的病榻前,蒙莎請主任替她唸短誦,因為她已無能為力。大約十點,蒙莎試著坐起來,想看看床前的聖母畫像,她低語:「我好愛妳,妳什麼時候來接我?」這是蒙莎最後的話,她的生命逐漸消逝。

中午時,身旁的人唸了三鐘經,蒙莎一定也在心裡跟著唸。她往她一生中不停地傾訴和深愛的聖母看了最後一眼。身旁的人輕聲地唸起玫瑰經,剛唸完第一端,蒙莎也隨之而去。

聖周四下午一點二十分,蒙莎去了天國。正如她所願,她過世的時候:「躺在床上,像一顆再榨不出一滴汁液的檸檬。」她經常重複這些主業團創辦人在論及為天主奉獻其生命的人時所用的話語。

蒙莎離世時,與父母親和一些主業團的朋友都與她在一起,她的兄弟亨利隨後趕到。

蒙莎的死訊傳出後,許多人都被她對生命的見證深深感動,想到她跟前祈禱。她的父母親儘管悲慟萬分,但由於深明的基督徒生命的意義,他們仍保持著一份平靜安詳。柱石聖母堂的司鐸說:「像這樣的情況,與其憂傷悲痛、給予安慰,你們該高唱『阿肋路亞』。」

大家一致認同,蒙莎是如何迅速地領會到主業團的精神,,而天主的恩寵在她靈魂內的工作又是何等驚人又神速。

蒙莎明白怎樣在日常生活中持守深邃的內修生活。她以一個普通基督徒的身分,藉著主業團的方式來聖化自己。主業團的精神以同一屬靈方式在世界各處幫助許許多多的靈魂,善度奉獻予天主的基督徒生活。自然而然地,以生活作見證,成為鹽與光,這並非遙不可及的事,各人皆可以在各自每天形形色色的生活境況中,緊緊地仿傚耶穌基督。

蒙莎的逝世,和她的一生,都極為平凡,沒有引人注意的喧鬧。然而,藉著極端痛苦的漫長考驗,她活得更英勇、更盡心盡力,成就了一個慷慨奉獻的生命。

在平凡事務中聖化的典範

即使當蒙莎在生時,許多人已對她祈禱的效果表示信任。她去世後,身邊的人、朋友、同學,甚至不認識的人,對她代禱的成效更充滿信心。現今,許多人肯定,他們因蒙莎的代禱已獲恩惠,私下在祈禱中求助蒙莎的人更不計其數。她好像從沒做過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大事。彷彿她想告訴我們:成聖並非要脫離日常的生活,而是要秉持著祥和、喜樂、純樸的心,同時要英勇地回應天主的旨意。

儘管蒙莎想平靜地、不引起任何目光,天主卻讓她作放於蠟燭檯上的光,去感動人靈,使更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成聖。那些特別在蒙莎生命的最後歲月裡認識她的人都深信,蒙莎教曉了他們聖德的真意。

追憶蒙莎

我們惦念著蒙莎。她列真福品的程序仍在進行中,她生前的事蹟將被詳細考察、分析研究。教會一向處事認真,緩慢而嚴謹。是時候該討論:為什麼她笑得祥和?為什麼做這些小小的犧牲?運動、工作、唱歌、生病和學習這些事呢?她怎樣把這些自然的事實與超性的事實連結起來?她如何運用天主的恩寵?她與天主的關係和友情又如何?

我們不會忘記她,她加入了主業團(教宗保祿六世曾形容主業團為「教會永遠年輕活生生的體現」),她激勵世上的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中,都能讓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以這樣的生活,「日常的俗事」、工作、家庭和社會的責任,作為奉獻給天主的全燔祭,作為讓他人獲得幸福的工具。

或許,我們還需要等待多年,讓教會為蒙莎的生命作最終裁定。不過,蒙莎所活出的真理已在梵蒂岡大公會議的文件中鄭重地表述出來:「集合在天主的子民中……的教友們……應該像活的肢體,都被號召,來貢獻造物主救世主所賞的一切能力,使教會增長,並不斷的聖化。」(13)「獻身於基督、被聖神所祝聖的教友們,受到奇異的號召與訓練,為能使聖神在他們中產生日見豐碩的成果。因為他們的一切工作、祈禱、傳教活動、夫婦及家庭生活、每天的辛勞、身心的消遣等等,如果是因聖神而作的,甚至忍受生活的艱苦,都會變成精神的祭品,經耶穌基督而為天父所悅納(參伯前:2:5)。」(14)

12.同上,668

13.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文獻,《教會憲章》,33

14.同上,34